close

本土化浪潮及台獨史觀在史學教育深根,加上台灣史時間短,研究易有成果,對比中國史,史料文獻使用難度低,歷史系所台生多選擇專攻台史,反倒是陸生熱衷來台攻讀中國史,以台大歷史硬碟救援所碩士班28名學生為例,其中13人及過半數選台史組,選讀中國史的台生僅5人,其中3名陸生及1名澳門學生共4人選中國史。

以台大歷史所為例,除去專題研究課程,本學期共開設19門選修課,值得注意的是,台史開課數量與中國史相當,台史選修課共4門,其中包含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授課的「日治時期台灣政治史專題」,另則還有「近代台灣社會生活史」、「台灣法律社會史專資料救援題」及「日治台灣政治社會史」。

陸生奔著台師資而來

至於中國史方面,台大歷史所碩班選修課則有「中國近世思想史專題研究」、「民國電影史」、「傳統中國史料導讀」、「僚宋金:多邊關係下的藝術與文化」與「通典導讀」5門課。

台大歷史所陳姓陸生說,他對宋代史還有東亞研究感興趣,同時申請到台大歷史碩士班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東亞研究所,考量到台大的中國史研究很著名,知名學者除了有中研院院士許倬雲,師承中研院院士余英時的前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,台大歷史系教授陳弱水則在大陸史學界擁有高人氣,師資成為吸引他到台大歷史所就學的主因。

檔案可不是刪了就沒了哦,如果不小心誤刪了重要檔案該怎麼做呢?不論是上班還是寫作業,現代人使用電腦的頻率已經越來越常,電腦使用者會經常操作刪除、添加、複製、剪下、移動等等,日常的資料庫整理,所以儘管如何小心謹慎,也都有可能因為一時的疏忽,而誤刪資料。因此在電腦介面上,也有調整成先將不要的資料,丟到資源回收桶的手續動作,當你將資料刪除時,此時資料只是保管在這個資料回收的空間內,保留一陣子後,等使用者想起要清理時,便再次執行刪除動作,才會真正硬碟救援刪除,如果是誤刪則可以選擇還原按鈕,將資料拉回原本位置,這項功能就是在避免誤刪造成資料救援的麻煩。倘若真的從資源回收區刪除了,事後卻需要這份資料,那資料救回的機率會降低許多,建議此時交由專業的人士,仔細評估損毀狀態後處理。

台史為新興研究領域

據了解,以台大歷史所碩士班碩一生為例,全班共28名學生,其中13人選台史組,而選讀中國史的學生則有11人,其中3人為陸生、1人來自澳門、5人來自美國,台生僅5人。至於政大歷史所的情況也類似,以碩二班為例,全班共17人,在研究取向上,中國古代史2人、台灣史3人、世界史1人,值得留意的是,另有9人選讀中國近代史,當中包含3名陸生。

政大歷史所陸姓陸生認為,政大情況較特殊,主要在於政大有台史所,因此對中國史研究有興趣的學生,大多留在歷史系所。

陳姓陸生則認為,相較於中國史,台史為新興研究領域,史料多在二戰、日據時代後,距離現代較近,著作經典不足,「可耕耘的空間比較多」,研究較容易有成果,但中國史不只史料多為文言文,歷朝歷代典章制度更是龐雜,材料運用難,再加上台青大多在解嚴時代成長,思維多從台灣本位出發,對中國史興趣缺缺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趙明憲 的頭像
    趙明憲

    趙明憲的Blog

    趙明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